1.“四書”、“五經(jīng)” “四書”指四部儒家經(jīng)典即《論語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。 “五經(jīng)”是五部儒家經(jīng)典,即《詩經(jīng)》、《書經(jīng)》、《禮》、《易經(jīng)》、《春秋》。
2.《詩經(jīng)》 《詩經(jīng)》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。收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。《詩經(jīng)》通稱為《詩》或《詩三百》,到漢代,儒家把它奉為經(jīng)典才稱《詩經(jīng)》,共305篇。分為“風”、“雅”、“頌”三部分?!帮L”又叫“國風”共160 篇,大都是各地民間歌謠,這是《詩經(jīng)》的精華,如《伐檀》、《碩鼠》?!把拧狈帧洞笱拧?、《小雅》,共105篇,多系西周王室貴族文人的作品,也有少數(shù)民謠,內(nèi)容大都是記述周貴族歷史,歌功頌德的。“頌”分《周頌》、魯頌》、《商頌》共40 篇,多為貴族統(tǒng)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。《詩經(jīng)》是我國詩歌現(xiàn)實主義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的源頭,其思想內(nèi)容和藝術成就,對我國文學,尤其是詩歌的發(fā)展有著深遠的影響。詩歌的形式以四言為主,多數(shù)為隔句用韻,并普遍運用“賦”、“比”、“興”的手法,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。
3.《左傳》《左傳》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、完整的編年體史書。原名《左氏春秋》,又稱《春秋左氏傳》,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。記事起于魯隱公元年(前722)止于魯哀公二十七年(前468),前后記敘了春秋時期250 多年的史事?!蹲髠鳌肪哂泻芨叩奈膶W價值,對后世影響很大。
4.《國語》 《國語》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,共21 卷。傳為左丘明所著。全書按不同國家記載了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?!秶Z》和《左傳》明顯的區(qū)別是《國語》分別寫不同國家,以記言見勝;《左傳》則按年代編寫,長于記事。
5.《楚辭》《楚辭》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。由于詩歌的形式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加工形成,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風土物產(chǎn)和方言詞匯,所以叫“楚辭”?!冻o》主要是屈原的作品,其代表作是《離騷》,后人因此又稱“楚辭”為“騷體”。西漢末年,劉向搜集屈原、宋玉等人的作品,輯錄成集。《楚辭》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(chuàng)作的源頭。
6.《呂氏春秋》 《呂氏春秋》又名《呂覽》,先秦雜家的代表著作,由戰(zhàn)國末期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成,全書共26 卷,選入教材的有《察今》。
7.《山海經(jīng)》 《山海經(jīng)》我國古代地理名著。內(nèi)容主要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,包括山川、物產(chǎn)、藥物、祭祀、巫醫(yī)等,對古代歷史、地理、文化、民族、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價值。其中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,如“黃帝戰(zhàn)蚩尤”、“鯀禹治水”、“精衛(wèi)填海”、“夸父追日”等著名寓言故事,是后世作家珍視的材料。 8.《戰(zhàn)國策》《戰(zhàn)國策》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,共33 編。記事上起周貞定王十六年(前453),下迄秦二世元年(前209),輯錄了戰(zhàn)國時期各國政治、軍事、外交各方面的歷史史實,著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。《戰(zhàn)國策》在語言運用上很成功,雄辯的論說,鋪張的敘事,尖刻的諷刺,耐人尋味的幽默,構(gòu)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。它標志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(fā)展到一個新的高度,給后世散文和辭賦的創(chuàng)作以重大影響。
9.《玉臺新詠》《玉臺新詠》總集名,南朝陳徐陵編,共10 卷,書成于梁代,是《詩經(jīng)》、《楚辭》之后一部很有影響的古詩總集。代表性的篇目有《孔雀東南飛》(原題《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)等。
10.《樂府詩集》《樂府詩集》總集名,宋郭茂倩編。輯錄了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辭,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謠。包括民間歌謠與文人作品以及樂曲原辭與后人仿作。樂府原是當時官府設立的音樂機關,專事制作樂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的歌辭。這些樂章、歌辭后來就叫“樂府詩”,成為繼《詩經(jīng)》、《楚辭》而興起的一種新詩體。 11.二十四史指從《史記》到《明史》的24 部史書。其中中學課本涉及到的有:《史記》(漢·司馬遷);《漢書》(東漢·班固);《后漢書》(南朝宋·范曄);《三國志》,(晉·陳壽);《新唐書》(宋·歐陽修);《新五代史》(宋·歐陽修);《明史》(清·張廷玉等)。
12.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,即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、《后漢書》、《三國志》的總稱?!端膸烊珪?,是清代乾隆年間官修的薈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綜合叢書。共輯錄清代乾隆以前歷代重要典籍3461 種,79309 卷,分裝為36000 多冊,按經(jīng)(被儒家列為經(jīng)典和注釋經(jīng)典的著作)、史(記述歷史史實、地理疆域、官職等書)、子(戰(zhàn)國以來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農(nóng)、醫(yī)等各種科學技術著作)、集(歷代作家詩文集)四大部分分別編列。 (三)中國古代文學常識歌謠一百句 1.先秦文學 先秦文學有兩源,現(xiàn)實主義和浪漫。 《詩經(jīng)》分為風雅頌,反映現(xiàn)實三百篇①; 手法牢記賦比興,名篇《碩鼠》與《伐檀》。 浪漫主義是《楚辭》,《離騷》作者為屈原。 先秦散文有兩派,“諸子”、史書要記全。 儒墨道法屬諸子,各有著作傳世間; 儒家《論語》及《孟子》,墨家《墨子》見一斑; 道家《老子》及《莊子》,法家韓非著名篇。 歷史散文有兩體,分為“國別”和“編年”; 前者《國語》、《戰(zhàn)國策》,后者《春秋》與《左傳》。 2.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 兩漢魏晉南北朝,詩歌成就比較高: “樂府雙壁”人稱贊②,建安文學推“三曹”;③ 田園鼻祖是陶潛,“采菊”遺風見節(jié)操。 《史記》首開紀傳體,號稱“無韻之離騷”; 班固承續(xù)司馬意④,《漢書》斷代創(chuàng)新招; 賈誼雄文《過秦論》,氣勢酣暢沖云霄; “出師”二表名后世,《桃花源記》樂逍遙。 辭賦盛行多空洞,張衡《二京》似驚濤。 文學批評也興起,《文心雕龍》真高超。 駢文追求形式美,小說初起尚粗糙。 3.唐代文學 唐代鼎盛累如山,“初唐四杰”不平凡: 王楊盧駱創(chuàng)格律,律詩、絕句要記全。 浪漫詩人推李白,一路高歌《蜀道難》。 現(xiàn)實主義有杜甫,“三吏”“三別”不一般。 樂天倡導新樂府,“琵琶”“長恨”留名篇。 田園詩派有王孟,高、岑詩歌唱塞邊。 中唐李賀多奇麗,賈島“推敲”傳世間。 晚唐崛起“小李杜”⑤;此后衰敗如塵煙。 韓柳古文創(chuàng)新體,《阿房宮賦》唱千年。 唐代傳奇已成熟,代表作推《柳毅傳》。 4.宋代文學 宋代文學詞泱泱,分成婉約與豪放。 柳永秦觀李清照,風花雪月多感傷。 蘇軾首開豪放派,“大江東去”氣昂昂; 愛國詩人辛棄疾,“金戈鐵馬”勢高揚。 三蘇、王曾、歐陽修,繼承韓、柳寫文章; 范公作品雖不多,《岳陽樓記》放光芒。 南宋詩人陸放翁,《示兒》猶念復家邦; 人生自古誰無死?后世感懷文天祥。 編年通史第一部,《資治通鑒》司馬光。 《夢溪筆談》小百科,作者沈括美名揚。 5.元明清文學 元代散曲分兩種,小令、套數(shù)各不同。 雜劇代表四大家,成就首推關漢卿: 竇娥悲劇傳千古,人物形象最鮮明; 其余三家鄭馬白⑥,還有《西廂》留美名。 明清戲劇精品多,《桃花扇》及《牡丹亭》。 長篇都是章回體,“四大名著”是高峰。 《儒林外史》不能忘,《聊齋志異》多流行。 尚有短篇擬話本,編訂“三言”馮夢龍。 方苞開創(chuàng)姚鼐繼,散文流派叫桐城。 清末大家龔自珍,《己亥雜詩》勸天公。 〔 注〕 ①《詩經(jīng)》共305 篇,“三百”之說是取其整數(shù)。②指《孔雀東南飛》和《木蘭詩》。③指曹操及曹丕、曹植。④即司馬遷。⑤指李商隱和杜牧。⑥指鄭光祖、馬致遠、白樸
(四)中國現(xiàn)代、當代作家作品 從1919 年“五四運動”到1949 年新中國成立,這一時期的文學稱為中國現(xiàn)代文學。從新中國成立到當今的文學稱為中國當代文學。魯迅,原名周樹人,字豫才,我國現(xiàn)代偉大的文學家、思想家、革命家,中國現(xiàn)代 文學的奠基者,新文化運動的主將。他的主要作品如下。 (1)散文集一部:《朝花夕拾》(1928 、原名《舊事重提》)。 (2)散文詩集一部:《野草》(1927)。 (3)詩歌:《自題小像》、《贈畫師》、《無題》(運交華蓋欲何求)、《無題》(慣于長夜過春時)。 (4)雜文集16 部。 ①《熱風》;②《墳》;③《華蓋集》;④《華蓋集續(xù)編》(1926);⑤《而已集》⑥《介亭雜文二集》等 (5)魯迅小說集所收作品如下。 ①《吶喊》:《狂人日記》、《孔乙己》、《藥》、《明天》、《一件小事》、《頭發(fā)的故事》、《風波》、《故鄉(xiāng)》、《阿Q 正傳》、《端午節(jié)》、《白光》、《兔和貓》、《鴨的喜劇》、《社戲》。②《彷徨》:《祝?!贰ⅰ对诰茦巧稀?、《幸福的家庭》、《肥皂》、《長明燈》、《示眾》、《高老夫子》、《孤獨者》、《傷逝》、《弟兄》、《離婚》。 ②《故事新編》:《序言》、《補天》、《奔月》、《理水》、《采薇》、《鑄劍》、《出關》、《非攻》、《起死》、《懷舊》。 (6)學術著作有:《摩羅力詩說》、《文化偏至論》、《唐宋傳奇集》、《中國小說史略》、《漢文學史綱》。 郭沫若,原名郭開貞,號尚武,四川樂山人,我國現(xiàn)代文學家、詩人、歷史學家,新詩的奠基者。詩歌代表作為《女神》,戲劇代表作為歷史劇《屈原》。 茅盾,原名沈德鴻,字雁冰,浙江桐鄉(xiāng)人,我國現(xiàn)代文學家。代表作為《子夜》。另外有小說《蝕》三部曲(《幻滅》、《動搖》、《追求》)、《腐蝕》、“農(nóng)村三部曲”(《春蠶》、《秋收》、《殘冬》)、《林家鋪子》。散文名篇有《白楊禮贊》、《風景談》。 葉圣陶,原名葉紹鈞,我國現(xiàn)代著名作家、教育家。代表作為《倪煥之》,另有短篇小說名作《多收了三五斗》、《夜》。 朱自清,字佩弦,號秋實,江蘇揚州人,現(xiàn)代著名散文學、學者、愛國的民主戰(zhàn)士。他的散文主要有《春》、《匆匆》、《背影》、《綠》、《荷塘月色》、《威尼斯》等。 老舍,原名舒慶春,字舍予,北京滿人,現(xiàn)代著名小說家,語言藝術大師,被譽為“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范”。代表作為《駱駝祥子》。另外有長篇小說《四世同堂》、《老張的哲學》,劇本《茶館》、《龍須溝》。 冰心,原名謝婉瑩,福建福州人,現(xiàn)代女作家,著名的兒童文學家,小說有《斯人獨憔悴》,散文有《小桔燈》、《櫻花贊》、《寄小讀者》,詩有《繁星》、《春水》。 夏衍,原名沈端先,我國現(xiàn)代劇作家,有報告文學《包身工》,劇作有《賽金花》、《法西斯細菌》、《上海屋檐下》。 聞一多,湖北浠水人,現(xiàn)代著名詩人,學者,代表作為《死水》。 巴金,原名李芾甘,四川成都人,現(xiàn)代著名作家。代表作為《家》。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《家》、《春》、《秋》;愛情三部曲《霧》、《雨》、《電》;抗戰(zhàn)三部曲《火》、《憩園》、《寒夜》。另有散文《燈》、《日出》、《海行雜記》、《龍·虎·狗》、《隨想錄》等作品。 曹禺,原名萬家寶,現(xiàn)代著名劇作家。代表作為《雷雨》,另有名作《日出》、《北京人》、《原野》、《王昭君》。 沙汀,四川安縣人,現(xiàn)代小說家,代表作為《在其香居茶館里》、另有長篇小說《還鄉(xiāng)記》、《淘金記》、《困獸記》。 丁玲,現(xiàn)代著名女作家,代表作為榮獲斯大林文學二等獎的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。 周立波,現(xiàn)代著名作家,代表作為榮獲斯大林文學三等獎的《暴風驟雨》。另外還有名作《山鄉(xiāng)巨變》、《鐵水奔流》。 臧克家,現(xiàn)代詩人,代表作為《烙印》、《罪惡的黑手》、《有的人》。另有名作《黎明的通知》。 趙樹理,現(xiàn)代著名小說家,代表作為《李有才板話》,另有名作《小二黑結(jié)婚》、《三里灣》、《李家莊的變遷》。
孫犁,原名孫樹勛,現(xiàn)代著名作家,代表作為《荷花淀》,另有名作《風云初記》、《白洋淀紀事》。 左聯(lián)五烈士,即殷夫(白莽、原名徐祖華,有《別了,哥哥》),柔石(原名趙平復,有《二月》、《為奴隸的母親》)、李偉森、胡也頻和馮鏗。 吳伯簫,原名吳熙成,現(xiàn)代著名散文家,代表作為《北極星》,課文有《菜園小記》、《早》、《記一輛紡車》、《獵戶》、《難老泉》。 楊朔,當代著名散文家、名作有《茶花賦》、《香山紅葉》、《海市》、《荔枝蜜》,小說有《三千里江山》。 魏巍,當代著名作家,代表作為長篇小說《東方》。 賀敬之,當代詩人,他和丁毅執(zhí)筆的《白毛女》曾獲得斯大林文學獎。代表作為長詩《雷鋒之歌》。 秦牧,原名林覺夫,當代著名作家,名作有散文《土地》、《花城》、《社稷壇抒情》。 峻青,原名孫俊卿,當代著名作家,代表作為小說《黎明的河邊》,名作有《海嘯》、《黨員登記表》。 碧野,原名黃潮洋,現(xiàn)代散文家,代表作為《陽光燦爛照天山》、散文有《天山景物記》。 張?zhí)煲?,現(xiàn)代作家。代表作為諷刺短篇《華威先生》。長篇小說《鬼土日記》,短篇小說有《從空虛到充實》,兒童文學作品有《大林和小林》、《寶葫蘆的秘密》、《大灰狼》等。 沈從文,現(xiàn)代作家,曾參加“新月社”,代表作有中篇《邊城》、短篇集《沈從文短篇小說習作選》,散文《湘西散記》等。 錢鐘書,現(xiàn)代著名作家、學者,代表作《圍城》。 茹志鵑,現(xiàn)代女作家,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《百合花》、《靜靜的產(chǎn)院》、《剪輯錯了的故事》,其中《剪輯錯了的故事》榮獲1979 年全國優(yōu)秀短篇小說創(chuàng)作獎。 李準,現(xiàn)代作家,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《不能走那條路》、《李雙雙小傳》;由他改編的電影劇本有《高山下的花環(huán)》、《牧馬人》、《老兵新傳》等。其中《老兵新傳》攝成電影后,曾榮獲1959 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(jié)銀質(zhì)獎。他的長篇小說有《黃河東流去》。 宗璞,當代女作家。原名馮鐘璞。1978 年寫的《弦上的夢》獲全國優(yōu)秀短篇小說 王蒙,當代作家。其處女作是長篇小說《青春萬歲》。他的短篇小說《組織部來了悠寸草心》、《春之聲》分獲1978 、1979 、1980 年全國優(yōu)秀短篇小說獎。中篇小說《蝴蝶》獲全國優(yōu)秀中篇小說獎。 蔣子龍,當代作家。其成名作是《機電局長的一天》。短篇小說《喬廠長上任記》,榮獲1979 年全國優(yōu)秀短篇小說一等獎,《開拓者》獲全國優(yōu)秀小說獎。 劉心武,當代作家。其短篇小說《班主任》榮獲1978 年全國優(yōu)秀短篇小說一等獎,長篇小說《鐘鼓樓》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。 張潔,當代女作家。其處女作《從森林里來的孩子》和后來寫的《誰生活得更美好》分別獲1978 、1979 年全國優(yōu)秀短篇小說獎。長篇小說《沉重的翅膀》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。 高曉聲,當代作家。代表作《李順大造屋》、《陳奐生上城》分別獲1979 、1980 年全國優(yōu)秀短篇小說獎。 其他作家及作品: 楊沫的《青春之歌》、杜鵬程的《保衛(wèi)延安》、吳強的《紅日》、曲波的《林海雪原》、梁斌的《紅旗譜》、羅廣斌、楊益言的《紅巖》、柳青的《創(chuàng)業(yè)史》、姚雪垠的《李自成》、莫應豐的《將軍吟》、李國文的《冬天里的春天》、周克芹的《許茂和他的女兒們》、蘇叔陽的《丹心譜》、王愿堅的《七根火柴》、《黨費》等。
資料二 外國重要作家、作品 (一)主要作家作品 巴爾扎克,法國19 世紀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的代表作家,著有長篇小說《人間喜劇》(90多部小說之總稱)等。課文收有的《守財奴》節(jié)選自長篇小說《歐也妮·葛朗臺》。 奠泊桑,法國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作家,著有300 篇短篇和長篇小說,代表作有《羊脂球》、《俊友》等,課文收有《項鏈》,《我的叔叔于勒》等。 莎士比亞,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。流傳劇本37 部,長詩兩首,十四行詩154 首,代表作品有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、《哈姆雷特》、《奧賽羅》、《李爾王》等。 契訶夫,19 世紀末期俄國杰出的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作家,舉世聞名的短篇小說巨匠和著名的劇作家,代表作有短篇小說《套中人》、《變色龍》、《哀傷》、《苦惱》、《萬卡》等,劇本《萬尼亞舅舅》、《伊凡諾夫》、《海鷗》、《櫻桃園》等。 高爾基,偉大的無產(chǎn)階級作家,前蘇聯(lián)社會主義文學奠基人。著有《高爾基全集》69 卷。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《童年》、《在人間》、《我的大學》等,《母親》是他的代表作。 馬克·吐溫,美國杰出的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作家,代表作有《鍍金時代》、《湯姆·索亞歷險記》、《哈克貝利·費恩歷險記》,晚年著有《敗壞了赫德萊保的人》。 歐·亨利,美國短篇小說家,著有《麥琪的禮物》、《警察與贊美詩》、《最后的藤葉》等。 伏契克,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、新聞記者、作家,著有《親愛的國家里》、《絞刑架下的報告》。 安徒生,丹麥童話作家。著有《皇帝的新衣》、《夜鶯》、《丑小鴨》、《賣火柴的小女孩》、《影子》、《老房子》、《母親的故事》、《園丁和主人》等。 (二)其他應該掌握的作家作品 《荷馬史詩》,包括《伊利亞特》和《奧德賽》,古希臘最著名的兩部史詩。相傳是盲詩人荷馬所編。它以英雄人物為中心,采用英雄格詩體,風格高,規(guī)模宏偉,富于戲劇性,生活氣息濃厚。荷馬史詩是人民群眾思想、智慧和藝術才能的結(jié)晶,為歐洲文學史上最優(yōu)秀的作品,被譽為歐洲詩典范,并為以后的文學藝術提供豐富素材,對歐洲文學的發(fā)展影響深遠。 《伊索寓言》,古代希臘寓言的匯編。相傳為伊索所作,它主要反映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思想感情,總結(jié)他們的豐富斗爭經(jīng)驗和生活教訓。它的藝術性也較高,短小精悍,比喻恰當,形象生動,語言精煉,寓意深刻,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。它是歐洲最早的寓言集,在歐洲文學史上奠定了寓言創(chuàng)作的基礎。后代作家經(jīng)常引用它,或為重新創(chuàng)作的題材,或為抨擊暴政、諷刺敵人的武器。 《希臘神話》,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類。神的故事包括開天辟地、神的產(chǎn)生,譜系以及人類起源等等。古希臘的神都是自私、任性、愛享樂、愛虛榮,好爭權(quán)奪利,嫉妒心和復仇心很強,可能是根據(jù)奴隸貴族的形象來塑造的。英雄傳說;內(nèi)容是歌頌在同自然和社會斗爭中建立過功勛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,他們體力過人,聰明機智,百折不撓,品德高尚,是古代勞動人民集體力量、智慧和高貴品質(zhì)的化身。它為希臘文學藝術提供了豐富的素材,對歐洲文學產(chǎn)生過深遠的影響。 亞里士多德,古希臘著名哲學家,科學家和文藝理論家,《詩學》是他的美學思想的代表作。 拜倫,英國積極浪漫主義詩人,主要作品有長詩《恰爾德·哈洛爾德游記》、《東方敘事詩》和代表作諷刺詩體小說《唐·璜》。他的創(chuàng)作對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有較大影響。 雪萊,英國積極浪漫主義詩人,代表作是長詩《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》,抒情散文詩《西風頌》和《致云雀》是膾炙人口的名篇。 狄更斯,19 世紀英國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的杰出代表,他一生寫了十幾部長篇小說,還有許多中短篇小說、雜文和戲劇等?!洞笮l(wèi)·科波菲爾》是他的代表作。重要作品還有《艱難時世》、《雙城記》等,狄更斯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和生動的細節(jié)描寫,真實地反映了19 世紀中葉英國社會風貌。 笛福,英國小說家。他的作品有《魯濱遜漂流記》、《辛格頓船長》、《大疫年日記》等,笛福被譽為“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”。 夏洛蒂·勃朗特,英國作家,《簡愛》是她的代表作。1847 年初次出版,轟動了英國文壇。 肖伯納,愛爾蘭卓越的喜劇大師。一生共寫劇本50 多部,小說5 部和其他著作多種。1925 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。他的著名劇本有《華倫夫人的職業(yè)》、《魔鬼的門徒》。 伏尼契,愛爾蘭女作家。《牛虻》是她的代表作。 莫里哀,法國古典主義喜劇創(chuàng)建者,他一生共創(chuàng)作了37 部喜劇,是世界劇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?!秱尉印?、《唐·璜》、《慳吝人》是世界喜劇中最出色的作品。 雨果,法國19 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領袖人物和代表作家,最著名的作品有《巴黎圣母院》,《悲慘世界》等。 都德,19 世紀下半葉法國現(xiàn)實主義作家。長篇小說的代表作有《小東西》等,短篇小說《最后一課》和《柏林之圍》。 羅曼·羅蘭,法國作家,作品有劇本《丹東》、《愛與死的搏斗》等,傳記文學《貝多芬傳》、《托爾斯泰傳》等,還有《向過去告別》、《約翰·克利斯朵夫》。 歐仁·鮑狄埃,偉大的法國工人詩人,巴黎公社的堅強戰(zhàn)士,主要作品有《國際歌》。 司湯達,法國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作家,代表作《紅與黑》。 大仲馬,法國著名作家,他是多產(chǎn)作家,長篇小說《基督山伯爵》是19 世紀歐洲文學中的一部杰作。 小仲馬,法國著名作家,主要作品有《茶花女》、《金錢問題》、《私生子》、《放蕩的父親》等。 普希金,杰出的俄羅斯民族詩人,19 世紀俄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和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,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,被稱為“俄羅斯生活百科全書”。其作品有抒情詩《自由頌》、《致恰達耶夫》、《致大?!贰ⅰ吨略娙恕返?,敘事詩《茨岡》、《青鋼騎士》,長篇小說《上尉的女兒》,短篇小說集《別爾金小說集》和代表作長篇詩體小說《葉甫蓋尼·奧涅金》,普希金是“俄國文學的始祖”。 果戈里,19 世紀上半葉俄國最優(yōu)秀的諷刺作家。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,1836年發(fā)表的諷刺喜劇《欽差大臣》是一部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的優(yōu)秀劇作,是俄國現(xiàn)實主義喜劇史上一座里程碑,長篇小說《死魂靈》標志著他的創(chuàng)作最高峰。 屠格涅夫,俄國作家,他一生創(chuàng)作了許多文學杰作,著名的有長篇小說《羅亭》、《貴族之家》、《前夜》、《父與子》、《獵人筆記》等。 列夫·托爾斯泰,19 世紀后半期俄國偉大的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作家。也是舉世公認的世界文學史上成績卓著的藝術大師。主要作品有《戰(zhàn)爭與和平》、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和《復活》。 奧斯特洛夫斯基,前蘇聯(lián)作家,代表作是長篇小說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、《暴風雨所誕生的》第一卷。 法捷耶夫,前蘇聯(lián)作家,代表作是長篇小說《毀滅》和《青年近衛(wèi)軍》。并翻譯了《阿Q 正傳》。 馬雅可夫斯基,前蘇聯(lián)詩人,代表作長詩是《列寧》。 肖洛霍夫,前蘇聯(lián)當代著名作家,代表作是《解凍》,長篇小說《暴風雨》,長篇回憶錄《人·歲月·生活》共6 部。 歌德,德國偉大的詩人和思想家,德國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,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重要作者之一,代表作是《浮士德》、歷史名劇《葛茲馮·伯利欣根》,詩歌《普羅米修斯》,書信體小說《少年維特之煩惱》。 席勒,德國杰出的劇作家與詩人,代表作是劇本《陰謀與愛情》,他和歌德是近代 德國民族文學的奠基人。 海涅,德國詩人,《德國,一個冬天的童話》是他的代表作?!段骼镂鱽喖徔椆と恕肥撬闹卧?。 惠特曼,19 世紀美國杰出的民主主義詩人,《草葉集》是他的代表作。 杰克·倫敦,美國作家,代表作是帶有自傳性質(zhì)的《馬丁·伊登》,還有短篇《墨西哥人》、《在甲板天篷下面》等。 德萊塞,美國小說家,代表作是長篇小說《嘉麗妹妹》、《珍妮姑娘》等,1925 年發(fā)表的長篇小說《美國悲劇》,被美國進步文學界譽為“美國最偉大的小說”。
海明威,美國20 世紀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,1954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,作品有《永別了,武器》、《老人與海》等。 但丁,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偉大先驅(qū),代表作《神曲》。 薄伽丘,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家,人文主義的重要代表,后來寫了長篇小說《菲洛哥羅》,長詩《菲拉斯特洛》,史詩《泰薩依德》等,代表作《十日談》。 塞萬提斯,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最杰出的現(xiàn)實主義小說家,代表作是長篇小說《堂吉訶德》,它是西班牙古典藝術的高峰,也是歐洲文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。 易卜生,挪威劇作家,著名作品有《社會問題》、《玩偶之家》、《群鬼》、《人民公敵》等。 裴多菲,匈牙利詩人,資產(chǎn)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,他一生寫了800 多首抒情詩,8部長篇敘事詩,被譽為匈牙利“抒情之王”。主要作品有長詩《農(nóng)村的大錘》和《勇敢的約翰》等。 白聶魯達,智利詩人,1971 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,代表詩作有長詩《伐木者醒來吧》,另有詩集《葡萄園和風》等。 泰戈爾,印度作家,詩人和社會活動家,主要作品《暮歌》、《晨歌》,著名的《故事詩》在印度廣為流傳?!都村壤罚瑯s獲諾貝爾文學獎,他是亞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。 《一千零一夜》,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,舊譯《天方夜譚》,全書充滿著奇妙瑰麗的幻想,又洋溢著現(xiàn)實主義的生活氣息,它以題材多樣和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,生動地反映了古代阿拉伯國家的社會制度,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。 《圣經(jīng)》,基督教各派共同的經(jīng)典,包括《舊約》和《新約》兩部分,《舊約》是猶太教的經(jīng)典,是基督教從猶太教那里繼承來的,原用希伯來文寫成?!缎录s》是基督教的經(jīng)典,內(nèi)容記載耶酥及其信徒的傳說,基督教義等。 夏目漱石,日本作家,原名夏目金之助,主要小說《我的貓》、《三四郎》、《其后》、《門》、《哥兒》及自傳體《路邊草》等。 小林多喜二,日本無產(chǎn)階級作家,代表作有長篇小說《蟹工船》,中篇小說《地下黨員》、《組織者》等。 資料三 相關文學團體及文學運動 1.初唐四杰 唐初文學家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的合稱。四人在初唐文壇較有成就,扭轉(zhuǎn)了當時過于靡麗的文學風氣。 2.唐代古文運動和宋代詩文革新運動 唐宋時期的文學革新運動,其內(nèi)容主要是復興儒學,反對駢文,提倡古文。韓愈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倡導者。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歐陽修。 3.唐宋八大家 唐代文學家韓愈、柳宗元,宋代文學家歐陽修、蘇洵、蘇軾、蘇轍、曾鞏、王安石八人的合稱。八人在散文創(chuàng)作上皆有較高的文學成就。 新樂府運動以白居易為代表,主張“文章合為時而著,歌詩合為事而作”。 4.三蘇 北宋文學家蘇洵和其兒子蘇軾、蘇轍的合稱。父子三人以文著名于世,人稱“三蘇”。 5.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、白樸、馬致遠、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的合稱。他們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(chuàng)作的成就。 6.復社 明末文學社團,主要領導人為張溥、張采,本為切磋學問,砥礪品行而設,但又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。 7.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,主要代表人物有方苞、劉大、姚鼐等,因他們都是安徽桐城人,故稱桐城派。桐城派提倡簡明達意、條理清晰的文風,力求清真雅正。 8.“五四”新文化運動 以《新青年》創(chuàng)刊為標志,主要代表是陳獨秀、李大釗、胡適等。這次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,文學革命沖破了舊文學與文言文的桎梏,宣告了中國古典文學的終結(jié)與新文學的誕生。 9.文學研究會和創(chuàng)造社 這是1921 年出現(xiàn)的兩個文學社團。文學研究會主張“為人生”而創(chuàng)作,主要以《小說月報》為陣地,反映人生、探討人生、指導人生。代表人物有沈雁冰、冰心、廬隱、許地山、王統(tǒng)照、葉紹鈞(圣陶)等。創(chuàng)造社流露出為藝術而藝術的色彩,強調(diào)文學的自我表現(xiàn)。代表人物有郭沫若、郁達夫、成仿吾、田漢、鄭伯奇等,他們都是留日學生。
10、左聯(lián) 中國左翼作家聯(lián)盟,1930 年在上海成立,魯迅、馮雪峰、柔石、沈端先(夏衍)、蔣光慈、田漢等出席了成立大會,郭沫若、茅盾、郁達夫等都加入了“左聯(lián)”。“左聯(lián)”把參加實際革命運動放在首位,在翻譯介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還積極推動文藝大眾化的討論,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文化“圍剿”。 11.浪漫主義 文學藝術的基本創(chuàng)作方法之一。在文學藝術史上,浪漫主義與現(xiàn)實主義是兩大主要思潮。它在反映現(xiàn)實上,善于抒發(fā)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,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、瑰麗神奇的想像和夸張手法來塑造形象。各國文學藝術創(chuàng)作自始就有這種特色。如我國文學中,屈原、李白的詩歌,吳承恩的小說《西游記》等都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。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藝思潮,產(chǎn)生于18 世紀末19 世紀初歐洲資產(chǎn)階級革命時代,反映了資產(chǎn)階級上升時期的意識形態(tài)。其代表作家有德國的歌德和席勒,法國的雨果、喬治·桑、英國的雪萊和拜倫等。 12.文藝復興 14 至16 世紀歐洲新興資產(chǎn)階級思想文化活動。十六世紀資產(chǎn)階級史學家認為它是古代文化的復興,因而得名。新興資產(chǎn)階級出于自身的利益和要求,便以復興古希臘、羅馬文化為標榜,提出了人道主義,即人文主義思想體系:反對中世紀的禁欲主義和宗教觀念,擺脫教會對于人們思想的束縛,打倒作為神學和經(jīng)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(quán)威和傳統(tǒng)教條。文藝復興普遍的表現(xiàn)雖是科學、文學和藝術的高漲,但由于各國的社會和歷史條件不同,文藝復興運動在各個國家都帶有自己的特征。在意大利,詩歌、繪畫、雕刻、建筑、音樂取得突出的成就,代表人物是詩人但丁。在英國,詩歌和戲劇達到空前的繁榮,主要代表為莎士比亞。 13.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 歐洲19 世紀30 年代在文學藝術中開始占主導地位的文藝思潮。它是資本主義社會內(nèi)部矛盾尖銳化在文學藝術上的反映。它的進步意義在于注重研究社會問題,以現(xiàn)實主義的態(tài)度擴大了真實反映現(xiàn)實的生活面,塑造了很多有典型意義的貴族、資產(chǎn)階級人物形象,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現(xiàn)象,有些作品還對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表示了同情;同時還豐富了藝術技巧和手法。但由于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作家受到歷史和階級的局限,不能指出產(chǎn)生罪惡的根源,揭示其解決問題的出路與社會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。代表作家有法國巴爾扎克、司湯達、英國的狄更斯,俄國的果戈理、托爾斯泰等。 14.自然主義 文藝的一種創(chuàng)作方法與傾向。作為比較自覺的文藝思潮和流派,于19 世紀60 年代繼法國浪漫主義運動后形成。它一方面排斥浪漫主義的想像、夸張、抒情等主觀因素;另一方面輕視現(xiàn)實主義對生活的典型概括,要求單純地描摹自然,照錄實物,追求事物外在真實與瑣碎細節(jié),拒絕分析與批判,并企圖用自然科學規(guī)律尤其是生物學知識解釋人和社會。代表作家有左拉、龔古爾兄弟等。 15.古典主義 17 世紀歐洲出現(xiàn)的一種文藝思潮。主張以古希臘、羅馬為典范,所以叫“古典主義”。以法國發(fā)展的最為完備。主要代表人物有拉辛、莫里哀、高乃依、布瓦洛和拉·封丹等。他們尊重王權(quán)、崇尚理性,在藝術上追求高雅、和諧、均衡的統(tǒng)一。當時曾具有進步意義,但形式主義、抽象化、概念化傾向嚴重,最后成為消極保守的陳規(guī),被浪漫主義所取代。
資料四 文學體裁簡介 (一)古代文學體裁集釋 1.賦 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,它講求文采、韻律,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(zhì)。其特點是“鋪采文,體物寫志”,側(cè)重于寫景,借景抒情。最早出現(xiàn)于諸子散文中,叫“短賦”;以屈原為代表的“騷體”是詩向賦的過渡,叫“騷賦”;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,稱為“辭賦”;魏晉以后,日益向駢文方向發(fā)展,叫做“駢賦”;唐代又由駢體轉(zhuǎn)入律體叫“律賦”;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,稱為“文賦”。著名的賦有:杜牧的《阿房宮賦》、歐陽修的《秋聲賦》、蘇軾的《前赤壁賦》等。 2.駢文 這種文體,起源于漢魏,形成于南北朝,盛行于隋唐。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,世稱“四六文”。駢文由于遷就句式,堆砌詞藻,往往影響內(nèi)容表達,韓、柳提倡古文運動之后,駢文漸衰。著名的有南朝梁吳均寫的《與朱元思書》。 3.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,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。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、主張、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,從根本上考察、探討,理論性較強。如韓愈的《原毀》、黃宗羲的《原君》。 4.辯 “辯”即辯是非,別真?zhèn)?,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,或辨析某些事實。如韓愈的《諱辯》、柳宗元的《桐葉封弟辯》。 5.說 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。它與“論”無大異,所以后來統(tǒng)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?!段恼卤骟w序說》:“說者,釋也,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?!蔽覀儗W過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《師說》、《馬說》、《少年中國說》、《捕蛇者說》、《黃生借書說》。 6.論 論是一種論文文體,按《韻術》:“論者,議也”?!墩衙魑倪x》所載:“論有兩體,一曰史論,乃忠臣于傳末作議論,以斷其人之善惡。如《史記》后的太史公曰……。二政論,則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(jīng)史之言,正其謬誤”。如《六國論》、《過秦論》等。 7.奏議 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(tǒng)稱。它包括奏、議、疏、表、對策等?!段恼掠畜w序說》:“七國以前,皆稱上書,秦初改書曰奏。漢定禮議,是有四品:一曰章,以謝恩;二曰奏,以劾;三曰表,以陳情;四曰議,以執(zhí)議?!?nbsp; (1)疏。是分條陳述的意思。如賈誼的《論積貯疏》。 (2)表。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。如諸葛亮的《出師表》。 (3)對策。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,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,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,如蘇軾的《教戰(zhàn)守策》。 8.書序也作“敘”或稱“引”,有如今日的“引言”、“前言”。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、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。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(fā)?!靶颉币话銓懺跁蛭恼虑懊妫ㄒ灿辛性诤竺娴模纭妒酚洝ぬ饭孕颉罚?,列于書后的稱為“跋”或“后序”。這類文章,按不同的內(nèi)容分別屬于說明文或議論文,說明編寫目的、簡介編寫體例和內(nèi)容的,屬于說明文。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?qū)栴}進行闡發(fā)的屬于議論文。我們學過的“書序”有:《〈吶喊〉自序》、《〈指南錄〉后序》、《伶官傳序》等。 9.贈序 文體名。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,集而為之序的,稱為贈序。如韓愈《送石處士序》:“于是東都諸人士……遂名為歌詩六韻,遣愈為之序云。”其后凡是惜別贈言的文章,不附于詩帙也都叫贈序,內(nèi)容多推重、贊許或勉勵之辭。我們學過明代文學家宋濂的《送東陽馬生序》。 10.銘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“銘”??淘谂粕希旁跁赣疫呌靡宰跃你懳慕小白毅憽?。如劉禹錫的《陋室銘》??淘谑?,敘述死者生平,加以頌揚追思的,叫“墓志銘”。如韓愈的《柳子厚墓志銘》。
11.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所誦讀的文章。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。內(nèi)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(jīng)歷,頌揚他的主要品德和業(yè)績,寄托哀思,激勵生者。如袁枚的《祭妹文》。
12.雜記
包括: (1)山川、景物、人事雜記。描寫山川、景物和人事的,如《小石潭記》、《登泰山記》。(2)筆記文。以記事為主,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,長的千字左右;內(nèi)容豐富,有歷史掌故、遺文遺事、文藝隨筆、人物短論、科學小說、文字考證、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?!妒勒f新語》、《夢溪筆談》就是這種文體。 13.游記 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。游記的取材范圍極廣,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,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,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,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,并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。文筆輕松,描寫生動,記述翔實,給人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美的感受。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,如《岳陽樓記》、《游褒禪山記》;有帶科學色彩的,如酈道元的《三峽》;有帶抒情色彩的,如柳宗元的《小石潭記》。
14.童話 兒童文學的一種。通過豐富的想像、幻想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人物,反映生活,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。童話的語言通俗、生動、形象、情節(jié)離奇曲折,富于趣味性。對自然景物往往作擬人化的描寫,能適應兒童的心理、情趣,激發(fā)人們的想像,便于他們接受和轉(zhuǎn)化。選入教材的童話有:安徒生的《皇帝的新裝》、葉圣陶的《古代英雄的石像》。
15.15.民間故事 群眾口頭創(chuàng)作口頭流傳,經(jīng)過很多人不斷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學形式。民間故事的特點:故事性強,情節(jié)生動;口語化,樸素明快;想像奇特豐富;常用夸張、比喻,藝術感染力強。內(nèi)容上它來自民間,反映的多是民間生活。有的民間故事常有神話式的幻想情節(jié),充滿神奇色彩。例如:《漁夫的故事》、《牛郎織女》等。
16.寓言 是帶有勸喻或諷諫性的故事。“寓”是“寄托”的意思。寓言,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簡單的故事之中,借此喻彼,借小喻大,借古喻今,慣于運用擬人的手法。語言簡潔鋒利。歐洲文學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臘的《伊索寓言》。我國春秋戰(zhàn)國時代寓言盛行,《莊子》、《韓非子》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,如《鄭人買履》(《韓非子》)、《鷸蚌相爭》(《戰(zhàn)國策》)、《刻舟求劍》(《呂氏春秋》)。
17.傳說 長期在民間流傳而形成的,帶有某種傳奇色彩和幻想成分的歷史人物、歷史事件或自然物貌的故事。如英雄人物傳說,西湖的傳說,黃鶴樓的傳說。有的是以特定歷史事實為基礎,有的則純屬幻想虛構(gòu)。人物和事件的傳說,大都是頌揚、贊美的,反映人民的理想和愿望;自然景物的傳說,則近于優(yōu)美的敘事散文。
18.傳奇 小說體裁之一。以其情節(jié)奇特、神奇,故名。一般用以指唐、宋人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。如《柳毅傳》、《南柯太守傳》等。又因為“傳奇”多為后代的說唱和戲劇所取材,故宋元戲文,元人雜劇,明清戲曲也有稱為“傳奇”的。如明戲曲作家湯顯祖的《還魂記》(即《牡丹亭》),清初孔尚任的傳奇劇本《桃花扇》。 (二)史書體例 1.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,如《左傳》。 2.紀傳體 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,如《史記》。 3.紀事本末體 以事件為主線,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。首創(chuàng)于南宋的袁樞。如袁樞的《通鑒紀事本末》。 4.國別體 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。如《戰(zhàn)國策》。 5.通史 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,如《史記》。 6.斷代史 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,如《漢書》。 以上六種體例是按不同標準分的,實際上同一史書按不同標準可同時歸入不同體例。如《三國志》屬紀傳體、國別體、斷代史。